19653_301466501022_275926606022_5112846_4962785_n_large.jpg  

 你真像你爸,他也不愛梳頭。」奶奶在臨終前只說了這件事。

 

1981年的波蘭,團結工聯組成社會運動陣線走上街頭反抗,蘇聯老大哥操控下的波蘭共產黨政府實施軍法戒嚴,停課、宵禁、逮捕樣樣都來。

無理的社會、煩悶的校園、囉唆的父母,青春令人厭煩的事情多不可數。這部片很奇異的,輕描淡寫了那些你早就知道完全能理解的壓迫。

 

有一組寬容的父母典範,懷著憂慮卻放任著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,

有一個看似嚴謹但立場鬆動的老師,

情節裡有沮喪但說正格的幾乎沒有挫敗,

只有一件事明確的指出龐大的壓力:

男主角工人階級出身女友的父親反對他們往來。

 

縱使軍隊在路上行進,父親必須留守軍隊,公寓底下有負責看守的年輕士兵

影像敘事裡並不多麼強調國家暴力。

 

唯有這件事,唯有這件讓男孩傷心的事,卻如此細微而具體的指出現的冷酷無情,

對立和恐懼事實上統治了你的人生。

這樣極為嚴峻的時期裡,最初少年們並不懂得在乎。

 

直到最後,少年搖滾樂隊在校園舞會裡唱了一首甚至自己也不懂的歌,走進了現實,

改變了他們的人生。

 

堪稱養尊處優的樂隊主唱男主角終於做了一件最搖滾的事,

真正發自內心的狂暴與反抗,與音樂無關。

 

青春期的搖滾樂是進入社會的一種方式,縱然是反社會的。

而進入與反叛後面背負的慾望與意義,你我心知肚明,根本無須追問。

最柔軟的心與最脆弱的靈魂創造了搖滾樂,沒有那種溫柔,不會那麼狂躁。

 

搖滾其實是生命的狀態,

而這部電影述說的也不是單純的一種青春的姿勢。

 

那是一種選擇上的天賦。

  

------ 父親從來都沒有用梳子,他用指尖撥順自己的亂髮。

 

P.S.

 2010金馬影展上映過的這部電影,網路上非常詳細的介紹。但是沒看過電影本身之前,無法理解其中處理所謂的狂浪如何輕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倍司特數位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